上個月曾參與一場新書發表會,對於兩位作者皆有很深的認同.
連結過去– 07.11.23. 從繪畫到療癒 ~ 兩位藝術家揮灑烈愛的心靈對話
今天看到聯合報上有關於這兩本書的書評,趕快紀錄下來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破裂之後的修行
【聯合報╱顏艾琳(作家)】
評《鏡之戒》侯俊明著 &《時間的影子》盛正德著
心靈工坊文化公司
憂鬱症可說是新世紀的新/心癌症,每年因病自殺的人數攀升,實教人心驚。嚴格說起來,每個人多少都有憂鬱症的潛在因子。外表看來活潑外向的我,產下洋娃娃似的寶寶之後,無法調適初為人母的身分,心情波動劇烈,曾逃到花蓮暫居兩天。夜晚關在房間裡想著孩子跟老公,抱著罪惡感不停地流眼淚。老公的體貼跟撫慰、照料寶寶的細心行為,並不能稍減自己的莫名躁鬱,反而增加我想逃離這些的強度。一個漂亮可愛的寶寶,不能保證媽媽就不會有產後憂鬱症……
自我破裂又重整之後,
憂鬱症用什麼偽裝?
同樣的,看來什麼都不缺的富翁、人人稱羨的美女俊男,跟一個欠債或失業或失戀的人,都有可能是憂鬱症的病人。憂鬱症除了是遺傳之外,更多是因為文明環境帶來的不適應、內在欠缺感所引發的。因此很多人的病源體,就是自己對外在感受力的不協調,再加上一些事件的刺激,導致連鎖效應而發作。病情的輕重,與發作時間的長短、規律性,也因人的性格和所處環境而異。所謂的治好,是指病患能協調內在跟外在的差距,那劇烈的心理斷裂經過自我修復,被包裹在深層意識裡,仍有可能再經刺激後復發。所以憂鬱症患者總給人一種印象,好像偶爾會歇斯底里地表達情緒、神經質且敏感地解讀他人的言行、小心過度保護自己或相反地排斥他者……這些都是自我破裂又重整之後會有的表象。
表象實則又是為了保護脆弱的內在。憂鬱症患者的內在是什麼?這是一個很難用言語表達的問題。作家袁哲生生前是個冷面笑匠,直到他自縊後,文友們才知道他憂鬱症發作時「彷彿萬蟻咬嚙著心臟」。表象的強做鎮定、強顏歡笑都是內在心境的反差呈現,一種偽裝。
畫療:深刻且坦白地
剖析「發病的當下」
那麼文字跟圖像到底能否作為患者的救贖途徑呢?如果說袁哲生的「倪亞達」系列只是追憶舊有童年的情懷,那麼從事藝術的侯俊明則不只追蹤自己的病因,而是深刻且坦白地剖析「發病的當下」;是否追溯發病的源頭對患者而言是不夠的,得殘忍地面對排山倒海的「為什麼是我」、「為何是這樣」、「怎麼辦」這些得解決的問題,才可以置死地而後生?
侯俊明、盛正德不是少數以作畫療病的憂鬱症患者,我有多位朋友都從畫畫或書寫裡,找到又能隱藏又可彰顯的小小宇宙。他們也都在繪畫過程中,完成「先死再重生」的心靈治療儀式。一開始,作品內容常常是問題的曝光,是自我最難接受的初始過程,然後逐漸畫境改變,會出現其他自我人格的介入、對話,亦即自我療癒能量的啟動,再轉化成「內我」跟「外我」的最後統合。
這進程在盛正德《時間的影子》書中,可以從角色的名稱設定看出一些大概,安德烈(令我想到寫《地糧》的紀德)、木祥、阿吉、士德(浮士德/買賣自己生命良知的城市人)、悉達(追求佛心的智性化身)、麗君(辛苦在都會生存且害怕孤獨的女性)……這些跟侯俊明在《鏡之戒》裡的「我的分裂」成小孩、樹人、蝴蝶人、細胞、奇形怪狀人,是不一樣的修復形式。侯俊明比較像是「反射」的呈現,病理圖的真實紀錄,有時看來似乎抵達平靜心境,但很快又陷入新的循環,讓人看了也不禁為他擔心起來。
憂鬱症是隱形的小刀,
把自我變磨刀石
兩書同時找了輔仁大學心理系教授宋文里寫序,他在《時間的影子》說:「我會想以作者那種經驗世界的樣態重新進入世界來看看。」在《鏡之戒》的序中寫:「就一個行動藝術家而言,他根本不需要進入什麼自我個化,也不要什麼本質。他所要呈現的毋寧就是在衝突、混亂和擰攪之中的他。」盛正德的文圖表現有經過轉化,雖然也有「我本人」的跳出,但不及侯俊明那般「本我再現」的極端強烈。前者的書,讀者看到的是散文+繪本+手札+極短篇的綜合體;後者的書,則絕對是藝術家的文圖說話,很坦然的個性演出。
宋文里對於兩位藝術家這樣的「畫療」也說:「這些藝術的朋友,不論生活怎麼過,就是用藝術來繼續纏鬥,而我則輕易地推離。」針對「畫療」的效果,宋文里舉榮格說法:「許多他所看見的精神病患,在長期的衝突之下,很可能不自覺地流露出某種自我療癒之途,會以自動自發的方式表達出來。」所以不管創作中經過轉化、或是直接暴露內在,都對患者有一定的啟發治療之功。
憂鬱症是一把隱形的小刀,更糟的是,它一向都是從患者的心裡慢慢刮、剔、刺,不是一刀斃命的痛快,患者也常將爆發出來的負面情緒或過錯歸咎於己,形成自我的崩解。此次看到兩位藝術家在罹患憂鬱症之後,還能透過繪畫與文字的宣洩、自問自答,逐漸完成自我的修煉,我彷彿看到多年前對自己的鼓勵:如果憂鬱症是刀劍,那就把自我變成一塊磨刀石吧。看似硬石,磨起來是軟的介面。是的,唯有這樣貼近憂鬱症,我們才能成功抵禦它的入侵。
這兩本書,是為自己心靈戰鬥的勇氣之書,打開它們時,同時也打開了讀者自己的心。
【2007/12/16 聯合報】
發表迴響